
國際評分 115 的馬匹是一個怎樣的概念?前周高松宮記念冠軍「消暑樂祭」是 116 分;上周大阪杯冠軍「寶徠歌劇」是 117 分;杜拜金莎軒錦標頭馬「天空之鏡」115 分;甚至杜拜世界杯冠軍「月桂河」都只是 115 分。
115 分是 G1 的基本評分,當然,國際評分亦只是一個參考,從 Westover 的案例,我們就知道他們有時手鬆有時手緊,又有時會追加或追減評分,到底國際評分是否一套最客觀的,其實我是有一點懷疑。
上周的大阪杯,前周的高松宮記念,相信不少馬迷都認為她們不值得成為 G1,起碼陣容上不似是 G1,但事實上,高松宮記念的三甲馬就是全組最高評分的三匹;大阪杯呢?最高分的三匹馬分列冠、亞、殿。
又當然,國際評分的高低又不等於一切,低分馬以弱勝強,實在又見得多。
不過,今日香港兩場 G2 的水平又如何?短途錦標一役,「金鑽貴人」的國際評分 125 已是非常接近馬王級水平,其餘的最高都只不過係「幸運有您」的 114,但此駒最佳僅在兩場 G1 跑第二;其餘的竟然連 110 也不到;主席錦標那場好一點,「將王」、「永遠美麗」、「美麗同享」及「知足常樂」都有 115 或以上,這是一場 G2,看來是高水準 G2 了。
又不過,上述四駒當中,除了「將王」以外,其餘又是否值得 115?
甚至「斛斗雲」是 114 呢!
香港馬匹的國際評分是否手鬆了一點?歐美日的馬匹又是否過於手緊?還是正常評分呢?
還是那句,國際評分都只是一個參考,只要看看上列馬匹的所在地,是否育馬國,你就見到當中的分別,有些是畀面派對,有些卻有其真實意義,問題是,你要看得清。
逐步贏評分回順
第二場「逐步贏」的能力大致確認為只有約五十分以下的水平,所以今季在高評分的 53 起步時,表現平平無奇,直至在略減至 50 分才在泥地千八米回復上名;再輸幾場後於前仗回順至 50 分以下水平,前仗檔劣敗走後,剛戰在谷中大長途就算排劣檔亦能上名,級數所恃了,今回師田草更好衝,伍鵬志的領先地位真的開始受威脅,這匹雷霆救兵是時候出動!
第二場
10 逐步贏
4 鐵三角
5 一支箭
11 果然得
(馬王哥頓 7/4/2024)
コメン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