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Writer's pictureTurf GMD

巨星如流星 歐美馬圈常態


一個簡單問題:對上五季、五匹美國日蝕馬王 ——


’17 年的「鋌而走險」、

’18 年的「核證」(JUSTIFY)、

’19 年的「實體商店」(BRICKS AND MORTAR)、

’20 年的「正貨」(AUTHENTIC) 加上

’21 年的「力勝高」(KNICKS GO) ——


「登基」成王之後,合共再跑多幾多場?


兩場 (2)。


之所以,兩星期前,大家在越洋直播亦已欣賞過,輪到「飛行線」(FLIGHTLINE) 在育馬者經典錦標 (一級賽) 大破對手、衝線的一剎那,望望幾家合伙大馬主,在看台的「面口」之後,G.C. 幾可肯定,這匹準馬王,已經寫下有終之美,跑罷生涯最後一仗;果然,不出 24 小時,幕後立即宣佈退役。隨之而來,在堅蘭再開一幕虛擬模式 (Metaverse),競投此駒 2.50% 育馬權的拍賣,以高達 $4,600,000 美元成交 (註 #1),純粹噱頭,肯定也未如「直線比例」計算所及,高逾億八美金的身價;不過,預算所有來日配種費收入 —— 追加《英國馬報》星期四 (17/11) 所轉載的最新消息,首季配種上限,訂為 150 匹母系 —— 以貼現率折回市值,$60,000,000 美元左右,倒是走不掉。北美本地的主流體壇,近日有媒體行家又再夕旦,比起其他項目,賽馬的「失敗」之處,是競技場上,留不住「星」(註 #2):打個比喻,若果在足球場上的美斯、C. 朗拿度,稍見名聲,連半屆世界盃都未打過,就宣佈掛靴,當然不可思議;可於歐美馬圈,這從來就是經濟現實 (Economic Reality)。



剛退役的育馬者經典錦標 (一級賽) 冠軍「飛行線」(FLIGHTLINE),區區 2.50% 的育馬權,在堅蘭用虛擬模式 (Metaverse) 拍賣,以高達 $4,600,000 美元成交。


尤其在北美的季度賽制,大部份賽事獎金,都集中於三冠系列,以及育馬者盃上面,而且在系統上 (SYSTEMATICALLY),寧願獎勵早熟早殘,亦不容讓大器晚成;除非正如「飛行線」那樣,因傷而緣盡大半個三歲賽季,一匹馬,打從兩歲開始 (註 #3),沿著三冠路進發,已是「本命」路途,同幾十年前的天淵之別,今日有本事走到入肯塔基打吡 (一級賽) 本身,名符其實已是過關斬將,縱使早至五月,亦已經是一仗集齊該季最頂尖那十多廿匹 (三歲) 精英的總決賽 (Championship Race);勝出之後,還要在餘下兩關,力拒第二、第三批「狙擊」份子 (Shooters) 的來迎。可以勇冠三軍,當然最理想,就是當中多一關、然後到季尾,贏多場育馬者經典,該駒之後在場上可再增添的大賽榮譽,所剩亦無幾。以歐美育馬業界,「贏就加倍、輸就折半」這套不成文的「行規」,留在陣上,莫道傷亡,只因勝負,直接影響馬匹身價,風險已經太高;說是退役、安座收配種費「密密食」,當然穩打穩紮好多,但種馬生涯,亦未必就此一帆風順。



因子嗣成績欠佳,2015 年美國三冠王「美國法老」的配種貴,六年之間,由首季 (每次) 收 $200,000 美元,淪落至本年度,只收 (每次) $20,000 美元。


可與「飛行線」相提並論的另一個例子,正是三冠王「美國法老」,首季種馬的配種貴,同樣就是 (每次) $200,000 美元,可其後子嗣成績,乏善可陳,淪落至本年度,只收 (每次) $20,000 美元,起首時的十份之一,下一代的陣上表現,可以直接令父系身價七上八落。G.C. 認為,馬場留不住這些巨星的最直接原因,反而有好多人忽略,還是保險一環。想繼續出賽,馬主每年尚要替愛駒投保,保險公司亦需要一個估價,就以「飛行線」所值,最保守的 $60,000,000 美元身價為例,乘以供款率,來季馬主要從荷包直接掏出的保金,已經高達 $2,400,000 美元,要贏幾多場一級大賽,方可抵銷這項成本?完全是荒謬的數字,換言之,退役的決定,換著閣下是馬主,亦只人之常情!始終,地區不同,「跑」法有別,相比起季季都只跑那幾十匹頂班的舊面孔,歐美地方,注重兩、三歲賽事,每到季內過半,兩歲新馬空群而出,每次就幾十匹,而且未計身價血統,匹匹都真正是「新簇簇」、未跑過,更是「人生滿希望」,尤以選馬技巧,挑戰程度同樂趣,完全屬於另一檔次!


附註:

  1. 玩到 Metaverse,當日與會競投的不少人士,甚至中標者本身,都以匿名、遙控方式,交予在場代理出價;不過,事後英、美兩邊外電,不約而同都透露少許身份,是位「來自西雅圖、從事咖啡連鎖店的業界鉅子」,呼之欲出。莫道買名駒,如同買名畫、古董,「洗錢、出數」自在不言中,就算當做正行,美國稅局 (IRS) 條例出名複雜,亦出名多機會鑽空子,尤其是如果即年入賬,這可是一筆相當不俗的業務開支,在稅局面前,合法「仄」低盈利,以減輕應付的利得稅,筆數本身就有市有價。

  2. 與此同時,圈中又有聲音泛起,可以仿傚賽馬車 (harness racing) 項目的《高遨條文》(“Gural Rule”) —— 正式名稱,應該是《種馬限制條件》(S.R.C.) —— 一匹現役馬車賽駒,若果在六歲之前退役,三、四、五歲時就算有配種,育出的下一代,亦會終生喪失出賽資格 (ruled off for life),換一個做法,強迫馬匹要跑到六歲為止;G.C. 初時同意,但後來覺得,仍然是解決不到問題。好簡單,「少跑少輸、唔跑 —— 唔駛輸」,馬主照樣將馬匹提前退休,寧願「齋養」三年方再配種,理由亦充分有餘:在陣上的風險、成本都太高,奈其何?

  3. 話帶一提,近來北美馬圈,就是連在大馬場首度上陣的兩歲處女特別磅位賽事 (MSW),不少動輒獎金都過十萬一場,話雖「處女」,好多已經是擠滿天價貨的準級際對壘,身價、質素稍差一截,已經全無取勝機會;有見及此,不少馬場要遷就一類中小型馬主,讓他們的投資,亦有合理回報,同取勝機會,將貨就價,另設一類處女拍賣賽事 (Maiden Auction) —— 名稱有少少誤導,其實是 (1) 處女初出、(2) 在拍賣會成交時,亦不超過某一價位,才有資格上陣,換言之是一種變相的「第二班」新馬賽。


(Gallant Chief 18/11/2022)

90 views0 comments

Recent Posts

See All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